blog顶部

主教高中:体育特长,超强亲和力,逆袭Episcopal High School

学生信息:Joey同学

美初就读:Hillside School

美高入读:Episcopal High School

关键词:主教高中 美高申请 

点击收听分享音频:从美初Hillside到美高主教高中

学生说:美初中的挑战及应对

很多国内的家庭都会担心我们在美初就读的学生,学术方面是否有挑战,但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只要努力,学术不是太大问题。我在国内就读的是一个公立学校,托福当时考的也不高,英语算是比较差的,但我在美初这两年半中,其实就第一年拿过一些B,比如说英语,历史等对英语要求高的课程上。人文类的课程,我可能在刚开始是没法做到得心应手的,但后面我就慢慢在这个沉浸式的环境下快速提升上来了,逐步学会了用英语去思考,去交流,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其实也就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到后面两年,我的成绩就基本全A了。

另外一个挑战就是体育了,美初对于学生的体育参与度是有要求的,而且我们申请美高的时候,是需要填写活动列表的,那么你就要在申请之前,有一些真正在做的事情的。大部分中国学生可能会喜欢参加机器人俱乐部,或者网球这种相对比较平和的运动,不过我是想参加一些竞技类的项目,所以我选择了摔跤和长曲棍球。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我申请时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中国学生通常比较少有人参加这类项目,能够在这些项目上获奖的就更少了。

再者,寄宿美初的团体活动可能对一些中国学生也是一个挑战。我个人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多融入,因为寄宿美初是一个小社会。你需要在很多的团体活动中展现你自己,并向大家表示你很友善的个性,这样子大家才会更容易更愿意跟你交朋友,你才能比较好的融入集体,而这个融入对我们在美初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在行为规范方面,中国学生其实大部分都是比较容易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的。因为毕竟国内还是管的严,美初对于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程度也很看重的,这对中国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另外,一定不要做一些学校禁止做的事情,比如说抽烟喝酒。当然美初学生中喝酒的也很少,毕竟这个环境已经是非常安全的了,但是我们每隔两三年还是能够抓到学生吸电子烟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出国前给孩子限定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包括电子产品,比如说我们学校,不会给学生手机,只提供iPad,所以学校是能够查到学生使用网络的用途的,管的是非常严的。但这个其实也是好事,相当于为美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为等到美高的时候学校就不会管那么严了,晚上也不需要交手机等电子产品,但是你还是会养成这个习惯,10点左右就去睡觉,不会再去熬夜看手机之类的。

总的来说,寄宿美初其实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因为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即使寄宿也是跟爸爸妈妈在同一个城市,可能五天寄宿,周末回家,大体还是在家庭这个氛围中的。但寄宿美初就不一样了,直接跟爸爸妈妈隔着太平洋,每天都待在学校里,周围全都是英语环境,不是你自己的母语环境,对于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出国之前就开始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英文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交的能力等等,这样能够让孩子在进入美初后更好更快的融入进去。

开拓视野,成为国际公民

美初带给我很大的一个成长是开拓视野。大家都知道,寄宿美初的学生群体是非常多元化的。

比如说我在美初的朋友中就有一个俄罗斯人,有一个来自百慕大的黑人,有一个犹太人,两个墨西哥人,还有白人等等。那么在交往中,我们对他们的文化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说因为我们学校有日本人,韩国人,所以我还会说些简单的日语和韩语,也会了解到他们的礼仪,或者是文化禁忌等。这样你见的人多了,也就知道应该跟不同的人怎么打交道了,这跟在书本上学到的的文化常识可是不同的。因为见识的多了,也就理解了这些差异性,也就有了更大的心胸和眼界,而不会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我的美高申请

我的高中申请可以分两个两个部分,也就是通常咱们所说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我的硬实力虽然不弱,但也不是特别强,首先我的成绩基本全A,而且在美高最看重的学期,也就是9年级上半学期,我拿了3个A+,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在标化上,我也就托福107, SSAT98%,不算特别突出,尤其是托福上面。

然后软实力上,我参加了摔跤和长曲棍球,并且都进入了校队,并且也跟着校队拿过一些奖项,不得不说,我们学校虽然在学术上可能不如其他美初,但体育上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是男校。

另外,在领导力方面,我在学校担任了一个类似学生会主席这样的一个职务,这个职务全校共有4个人,而我是唯一的一个中国人,这就说明了,我可能是中国学生中最受欢迎的,能力最强,也比较受老师认可的,所以我才能当上这个职位。

在校外活动上,我主要是和妈妈录了太平洋母子对话录,这个活动还是比较独特的,在高中申请的时候,也是帮助了我很多,体现了我们对于中美文化差异性的感受和乐于分享的品质。

所以总的来说,我的托福不是那么好,只是勉勉强强的达到录取我的高中主教中学要求。不过在申请结束后,我觉得标化和成绩是敲门砖,然后在这些都能过坎的情况下,体育和其他活动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

感谢丽格,专业靠谱

在申请过程中,我很感谢丽格老师,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蛮大的帮助。比如说我之前参加过丽格组织的戏剧营,在这个戏剧营里,他们请了安多福的老师来指导学生,对我来说,是个非常的有收获的项目。在这个活动中,我也发掘了自己在戏剧上的兴趣,最后和大家一起产出了一些作品,这个在我后期的活动列表上也有体现。

另外,丽格老师还帮我申请了Hotchkiss的夏校,我当时选的是辩论的项目,而且因为我在夏校的表现非常好,还争取到了夏校老师给我的写的一个总结信,这在申请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再者,我因为比较忙,有时候不能及时的回复学校邮件或者处理一些紧急事情,丽格老师都会及时去提醒我。而且在我写一些比较正式的文稿或信件的时候,丽格老师都会帮我先看一下,并过一遍,这样子就可以确保没有什么不得体或者不正确的信息传递出去,尽量给学校老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另外,在文书和面试部分,丽格老师们给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文书老师非常专业的帮我修改所有的文书,有些甚至改了6稿才最终定稿。他们会从最开始的沟通挖掘,再到根据学生特性量身定做文书主题,然后再反复进行修改,一直改到大家都满意为止,所以最后的文书和材料等也是非常能够凸显我自己个人特点的。

面试部分,可能因为我毕竟是中国孩子,没那么放的开,所以丽格老师给我找的也是安多福的前招生官进行模拟面试,老师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带着我了解学校,教我如何做学校的school research等等,所以我说如果没有他们给我的帮助,我和我妈是绝对做不到这个效果的。

给到未来要读美初高家长们的建议

首先,如果孩子是在寄宿美初或寄宿美高就读的话,我个人是十分不建议陪读的,为什么呢?首先,美初一年的花费大约在50万人民币左右,孩子可以在这个全英文环境好好练习英语,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快的进阶,但如果家长去了,孩子下午5点以后的这段时间,其实还是在母语环境中,个人觉得是很浪费的,这还不包括父母陪读过去会产生的额外费用,所以其实是没有必要来陪读的。

另外,在寄宿美初,学生会面临很多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比如能否自己管理好学习,能否处理好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等等,遇到矛盾怎么处理等等等等。做个不恰当的比喻,美初就像一个小社会,老师就像是政府,那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如何完成老师交代给自己的差事,如何做好人际交往。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但家长过去后,很可能这些成长机会就被剥夺了,因为你跟这个小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而学校有些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也是需要你自己去争取的。比如说我如果不去申请学生会主席这个职位,那我就永远得不到,所以在美初这个社会中,是需要学生有主动性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Proactive,去主动寻求机会,并尽量让自己突出,最好能担任一些领导职务,这样在申请美高的时候,才能有优势,而家长过来则有可能会在这些方面起到反作用。

另外,在美初一定要注意与老师的沟通,毫不夸张的说,寄宿美初里边老师就是孩子在美国的爹妈,所以一旦和老师相处好了,首先不说推荐信老师肯定会帮你写的好,而且在很多事情上的便利度上,老师都能提供很多的帮助。甚至于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我要晚交一会作业,只要我跟老师好好沟通,也是没问题的。

最后,再给大家总结下,其实我应该算是一个逆袭的案例,因为我自己的美初其实也不算好,而且我的硬件实力也没那么强,主要靠的也都是一些软实力的东西申请到了主教高中。所以我觉得,其实标化这些并不一定要非常好,只要够门槛就可以了,但你要有特色,要让学校非常立体的看见你是个怎么样的人,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我前面提到的,如何抓取机会,让自己能够stand out出来,在每年那么多的申请者竞争下,如何能抓住学校眼球。我相信肯定有些学生成绩和标化都比我好,但还是被主教拒绝了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考虑好自己孩子的特点,并做好长期培养

家长说:从上海公立到寄宿美初,寻求适合Joey发展的路径

我们家Joey在出国前一直是在上海的公立学校读的小学和初中预备班。他是一个比较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喜欢体育运动,也很喜欢和人打交道,所以我们一直觉得他在公立学校里其实并不是特别匹配。再加上因为我一直在外企工作,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是蛮感兴趣的,也逐步觉得西方的教育能够给孩子一些不同的视角,也能够让孩子相对全面的发展起来,所以我们在Joey小时候就开始考虑这个方向。在Joey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带他去参加了一个波士顿附近走读学校的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中,他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做各种各样的手工,还有一些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所以虽然项目只有两周,而且Joey当时的口语不是太好,但总体的融入非常好,再加上我们后来发现他本身性格也是比较成熟的,我们就初步决定了走美初这条路线

在考虑了要去读美初后,我了解到有一位人在美国的朋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寄宿美初,我刚好也有机会去看了下学校,然后我就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模式。所以在Joey六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准备让他去申请寄宿美初,通过一年的准备,他也很顺利的申请到了Hillside School。

现在回过头来看,两年半的美初对Joey个性的成长,全面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我们申请美高的过程,也是对他美初的一个成长总结,同时也对他将来要往什么方向走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作为家长怎样来支持已经在美初的小留学生?

首先家长要意识到的是在美初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面,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其实跟国内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因为国内学校家长的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美初他们非常关注的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直接沟通。像Joey在美初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几乎是没有碰到过老师到我这里来告状的情况,这并不是说Joey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完美的,而是当他在学校犯错,或者没有做好的时候,老师不会先到我这里来告状,而是会直接去跟孩子谈,让他意识到出了哪些问题,然后再指导他慢慢去改正。

所以很多事情我都是在事后才知道的,反而是老师会在孩子有一些比较好的事情或表现的时候会来告诉我。比如说,老师看到Joey写了一篇文章觉得特别好,就会写一个邮件告诉我说你儿子写的这个东西特别有趣之类的。所以我觉得咱们家长要能够理解到美初的教育特点,然后跟老师有一个好的沟通,但也不要过于深入到很具体的事情里头去,反而是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跟老师沟通,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锻炼

但同时,我们也要去关心学校的事情,不能走两个极端。比如所有关于孩子的事情我都要知道,事事时时的去找老师,但也不能因为距离时差的关系,什么事情都不管,觉得反正孩子已经交给老师了,那自己就可以什么事都不关心了。我们都知道,其实美国学校还是很讲究社区感的,美国人通常所说的这个社区就是指一群你在不同环境中身边的一群人,比如说你的学校就是一个小的community,或者说你工作的环境也是一个community,你自己住的小区也有可能是一个community。

在学校这个社区里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作为家长我们要去多关心,然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去给学校做一些贡献。这种贡献可以是多方面的,有些家长有可能会比较关心学校捐款方面,因为在美国的私立学校中,捐款其实是一个传统。那么这种对学校做贡献其实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钱,学校讲究的是你的参与度,而捐款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对学校的支持,比如说很多学校会有到中国来招生的这种活动,那么我们中国当地的家长其实也是可以去提供一些帮助的,这都是力所能及的。另外,再比如说,今年的疫情期间,很多美初美高的家长在了解到学校买不到很多口罩手套之类的防护用品的时候,会主动从中国买了寄给学校,那么这其实都是对学校这个社区的一种参与,也就是说你要去参与到学校的一些活动中去给学校做些贡献。

另外,就是尽量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多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如说家长会,家长们就可以很好的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我因为刚好时间不合适,没法参加家长会,学校还专门提供了一个可以和每个老师电话沟通的机会,所以我每年的家长会都会去预约时间跟每一位老师去做一个沟通。美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家庭日,有的是在春季,有的是在秋季,通常会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家长们会在周五的时候来到学校,然后学校会组织一些活动让家长去了解学校的一些教育理念等,这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和老师沟通的机会,所以家长都可以去积极的参与进去,和学校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

除此之外,美初学校每年在学期结束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颁奖典礼,但我自己非常遗憾的是前两年都没有去,本来想着今年年底的时候,我去参加孩子美初的毕业典礼,但是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毕业典礼就被取消了,所以这也是我和Joey最大的一个遗憾,就是没有能参加他的初中毕业典礼,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有孩子在读美初的话,尽量在一些关键的环节能够多多去参与学校的活动,这对孩子在学校的参与度也是会非常有好处的

我是如何选择顾问机构的?

在Joey七年级下学期结束后,因为就要逐步开始准备申请美高了,所以我是在我们学校学长的介绍下认识了丽格的Lily老师,然后经过跟Lily老师的讨论,我就选择了Lily这边。

我当时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来考虑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是在美初等于孩子是在美国,我是在国内,两边有时差,我觉得如果能够在美国当地找一个顾问公司,那么他们是可以和孩子有一个比较好的沟通,这样不会有时差上的问题,而且因为Lily老师他们的办公室离我们孩子的学校也比较近,万一有什么事情的话也会比较方便。我自己的话,因为我在国内白天也是比较忙的,那么我要到晚上才有空,所以我晚上也正好是他们上班的时间,所以从时间点上考虑,我觉得我找在美国的顾问公司是会比较方便

第二个方面,因为他们的公司是在美国,所以他们会对当地的一些情况比较了解,他们也会去跟当地的一些美高去做密切的沟通,积累的人脉也会比较多,所以从这两方面考虑,我们当时就选择了丽格。

美高申请中的经验

·  第一个就是时间进度的把控,这一个是非常关键的。

因为美高申请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说像我们在国内中考或者高考去参加一次考试就好了,它是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比如Joey刚刚提到的GPA,标化,活动,文书和面试等,还要去访校等等,前前后后就有一年多的时间,所以其实这一段的时间怎么去做规划是蛮重要的。

我们当时是在Joey的八年级入学后大概10月份的时候跟丽格签约的,在接下来的4月份我们就和丽格老师一起做了一个计划,因为10月份到4月份之间是一个常规的工作的时间,所以主要的工作就在学校成绩单,活动等方面的一个管理,所以这部分还是相对比较简单。 

在进入了4月份以后,我们把从4月份开始一直到美高申请的1月份里每一个月要重点做些什么样的事情,都跟丽格老师做了有重点的规划。也就是说我们每个月重点是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有标化考试,什么时候要去考托福,什么时候要去考SSAT,然后什么时候去做访校,什么时候去上夏校,什么时候做标化的准备,什么时候做面试的安排等等。另外,我们每个月的工作任务上又分了几个条块,比如这个月你在GPA方面要做什么?标化考试方面每个月的重点是什么,活动方面每个月的重点是什么?面试准备方面每个月的重点是什么?

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按照计划来走,当然计划有的时候也会调整,但是总体来说框架和关键的节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规划清楚了以后,我觉得我们整个美高申请的过程中,就没有手忙脚乱,也没有那种特别慌张或者说是特别焦虑的阶段。因为大家都有一个预期,Joey自己也知道,丽格老师和我也知道说这个月我们重点要做什么,如果这个月我们的一个目标没达到,那么后面有什么时候是可以再去补救的,所以整个的过程就非常顺利,按部就班地走下来了。

·  第二个我觉得比较重要是校单的选择。

美高的学校比较多,不像美初那样比较简单,所以在这么多的学校里到底应该去选什么样的学校,我当时也是摸不着头脑的。幸运的是在Joey八年级开学前,他们学校给8年级学生安排了大概一个礼拜的访校,看了大概十来所Hillside附近的美高,这对Joey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他就可以去实地的看看那些学校,而且他们去访问的时候,美初也是跟那些高中的招生办公室联系过的,所以这些招生办公室也会安排老师去带他们去访问,所以他们可以比较好的去了解学校。

除了Joey的这次访校外,我在八年级的家庭日活动后,因为刚好他们有一个小长假,我又带着Joey去看了4所学校,当时是请丽格老师帮我们做了预约,所以我们在八年级的时候就已经看了大概十来所学校了。另外,在Joey8升9的那年暑假,我们参加了Hotchkiss的夏校,在两周的夏校开始之前,我们又提早一周过去,看了大概十个学校,所以这样七七八八的加起来,我们就大概看了20多所学校了。这20多所学校看下来以后,再结合我们自己对学校的一些官网的研究等,然后我们再跟Lily老师一起商量,确定哪些学校是适合Joey的,最终选定了我们真正要去申请的学校。

这些学校选定了以后,我们是在九年级申请的时候又做了正式的访校和面试。也就是说我们在最后正式面试的时候,其实有一部分的学校我们已经是第二次去了,所以我们全家对学校的了解是比较深入的,在面试的时候也是有比较多的话题可以去跟学校谈,所以整个校单的选择,我觉得还是做的相当不错。Lily老师在这中间和我们来回的讨论,关于学校的定位,学校的氛围等等,也非常给力。而我们的申请结果下来,没有收到一封拒信,就是要么给我们录取,要么给我们等待,这也说明了这些学校都是比较认可我们的,我们在选校上面的匹配性是把握的非常好的。

·   第三个我觉得还比较值得去说的就是访校和面试的准备

除了学生个人的准备,我觉得家长也是要在访校的安排和面试上多花一些心思的。我们家长在面试前也做了对学校的全面了解,也去找了一些学校的学长去寻求经验,也非常重视和学校的沟通以及后续的跟进。这些事情我们全家都配合起来去讨论,跟一个亲子活动一样的,去探讨自己对不同学校的感受,以及后续应该做什么等等,所以学校会看到整个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面的一些表现。比如我们后续的一些跟进有些是孩子发邮件,有些是家长发邮件,会有一些不同的分工,所以整个的过程也是比较顺利的。

·  第四个就是在申请的过程中,对孩子的特点的把握和呈现,我觉得也是蛮重要的

Joey刚才讲到了在申请过程中个人特点的问题,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的,但在激烈的美高申请过程中,家长是蛮容易焦虑的,也是蛮容易去跟别的家庭和孩子来比较。那么一比,就容易迷失掉自己,就会忘记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哪些长处,哪些是短板。

另外家长也要知道其实美高在招人的时候,也是要各种各样不一样的学生来多元化校园的,而我们可能平时会比较习惯于单一标准,但是美高其实它不是一个单一标准的选拔模式,他们还是要讲究多样性的。所以我们就要大胆的去看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特点,然后去把他的特点呈现出来,展示出来,就会比较好。比如说Joey,他体育比较好,也比较喜欢社交,但他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也不像很多孩子在艺术方面,乐器方面有天赋之类的。

但如果你去拿这些东西跟人家比的话,就会觉得我们这个孩子什么都不行,但其实他非常独特的地方在于这种挑战自己的勇气,对于竞技性体育的热爱,还有他在学校和整个社区里面良好的融入,还有他的社交能力,当我们把这些特点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也是可以赢得一个非常好的录取的

丽格老师在美高申请过程中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丽格和Lily老师对我们的帮助还是蛮重要的。首先就是对于孩子的定位,因为毕竟我们家长看到的孩子少,或者是我们家长眼里的孩子会很不客观,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有的时候我们又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个方面不如人,那个方面不如人,老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多多少少我们对孩子定位的时候会有所偏差,而这个时候就要去靠专业的顾问老师。因为他们比较有经验,见过的孩子也比较多,他会很清楚的知道这个孩子在整个竞争态势中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然后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给到一些很有用的建议,我觉得这个还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就是在学校的选择上面,因为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做些研究的,我也会去看看学校的网站之类的。但是不管是看学校的网站也好,还是我们自己去访校也好,对学校的了解还是不会太全面。那么Lily他们因为做美高时间比较长,也会有一些以前的学生去到不同的美高中,他们会比较知道说怎样的学生在进入怎样的美高后,是一个怎样的状况,还有什么样类型的孩子去到什么样的学校以后,他会比较适合。所以我们当时是花了不少时间去跟Lily老师探讨什么样的学校对Joey来说是比较适合的。我们也是在探讨过程当中逐渐发现,主教高中是非常适合Joey的一个学校,然后就把它作为我们的一个主攻方向,最后也是很顺利的拿到了录取。

第三个就是我刚才讲到的孩子的一个特点的呈现,我觉得这也是Lily他们给到我们比较大的一个帮助。比如说我看到很多美高申请中,学生都会去做视频,我原来也有这个想法,我就觉得人家都做视频,那我们也要去做视频,就成为了一个固定思维。结果真正要开始去做的时候,我发现我们根本没办法做,因为很多做视频的孩子,要么有艺术方面的特长,要么有乐器或者舞蹈等方面的,这种就特别适合用视频来表现,但是我们的特点其实是不大适合用视频来表现的,所以当时我们其实有点迷茫。但即便迷茫,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不做视频,因为我想人家都做,那我们必须得做。幸亏后来丽格的老师跟我说,其实Joey的素材还是比较多的,做视频反而不好,不能够完全体现他的这些材料,所以我们后来就把视频放弃了,采用了其他一些比较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来把Joey的一些特点呈现出来。

第四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丽格的学生专属微信群。我们的微信群里有蛮多老师,波士顿的团队,北京的团队,包括Lily老师都在里边,基本上一天24小时都会有人在群里面来帮我们做事情。有的时候是我晚上睡觉前在群里面发了消息后我就睡觉了,然后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他们在波士顿那边的老师就把要跟进的东西已经发过来了,然后我早上看了以后,我就把一些想法或者修改意见等发在群里,然后我就去上班了,等到我晚上回到家的时候,他们北京的老师又已经把新的进展都发过来了,我觉得这个还是蛮有效率的。有的时候我其实不是很能关注到到底是哪位老师来回答我的问题了,因为我知道他们内部有分工。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点做的挺好的,就是不管什么事情,他们在波士顿的老师和在北京的老师是可以做到无缝衔接的。你根本不用盯住某个老师说这个事情进展的怎样了,不管一开始这个事情是哪个老师做的,后面别的老师也能够把这件事情推进下去,也不会把信息漏掉或者搞错什么的。我觉得这是蛮不容易的,因为我自己在工作中间也会发现有的时候团队成员之间互相的信息沟通和衔接,都会有漏掉的情况。但在丽格这边,不管是文书也好,还是说要跟进什么事情也好,基本上那个球来来去去都有人接,所以这点我觉得还是比较不容易的,也是她们非常独特的优势

顾问案例总结

从顾问角度分析,Joey家庭有哪些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首先,Joey的家庭是非常重视资讯和信息的,同时他们又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做选择。我觉得对于一个顾问来说,其实能提供给客户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他们所能掌握到的一手资讯和基于自己多年的经验,给到家庭的一个最好的建议。我个人因为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其实是积累了很多的资源,在行业内这么多年,有不少的学生是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到大学,甚至有的孩子可能马上要大学毕业了,我们多年都保持了联系。所以我们手上积累了很多孩子的成长故事,我觉得这些故事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分享给向我们咨询的其他家庭。

我觉得这个特点刚好也是Joey家庭他们非常重视的。后面随着我们跟Joey家庭熟悉了以后,Joey妈妈也跟我讲过他们在咨询了很多家机构之后,最终为什么选择了来找我们协助Joey的原因。首先,Joey妈妈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性格等,希望找一个直来直去,大家就事论事,同时又可以提供真实可靠有价值的信息的这么一个机构,而我们在这些方面都是很符合她的期望值的,所以后面协作起来也真的是非常顺畅。

对于我们来说,跟Joey妈妈的合作是非常高效的,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次沟通之前,家长都会做足功课,她会自己先列出一些很好的问题,然后在做沟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深入进行探讨。比如说我们每次约好一个小时的沟通,我们基本都是可以在1个小时之内把我们要讨论的事情说完并且做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而且同时在我们给到他们建议的时候,他们还会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最好的决定,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

第二点我觉得他们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善于提炼并且最大化利用身边资源。说实话,在美国的十所寄宿美初中,Hillside并不是最顶尖的,中国家庭在申请美初的时候,也都希望能去到Fay, 或者Eaglebrook这样的一些学校,或者退而求其次,申请到Rumsey Hall, Rectory, CMS 等这些院校。

作为顾问,我们也非常理解家长对于好的教育资源的追求以及对孩子的期待,但是如果孩子申请不到这些学校,那孩子在当前的学校中如何发展,如何尽可能的去利用资源,我觉得这是很多家长需要去思考的。如果说家长自己有能力,有资源,那如何来参与到孩子在美初的成长中,或者说家长自己不了解也没有太多资源,那是否要去寻求专业机构的协助?这些也需要家长来做决定的。我们作为Joey的监管机构,也会在这方面来协助家庭,但是其实我觉得机构只是外部因素,核心还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要知道在美国的话,不管藤校也好还是优质的高中也好,其实更看重的是这种在当前的环境和当前的资源下面,你怎样来去合理的或者是最大化的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这样子的孩子其实更容易在这种环境里边脱颖而出,也更容易的被大学或者是高中所认可。

第三点,我觉得Joey父母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也知道家庭真正想要什么,并且能做最好的决定。比如说选校,家长首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把握的是比较好的,而且家长清楚的认知到美国的学校,哪怕再好的学校也会有问题的,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们最核心的其实还是要给到孩子一个无悔的校单,要选择一个尽可能好同时又真正适合孩子在未来3-5年的成长或发展,有利于他不断提升的这么一个环境。家长和我们对于选校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在这个核心环节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到孩子选到适合他又无悔的校单。

最后一点的话,我觉得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包括申请过程中都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申请中是需要家长,孩子,学校,顾问机构来一起协作的,这中间甚至会有碰撞和磨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自己的想法被重视,自己才会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话就能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家庭如果能在亲子关系上做到很好的时候,孩子未来的路也一定会走的更远。

我们对Joey家庭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在亲子关系方面做的特别好,我觉得这点是非常值得很多家庭去学习的。我记得第一次的话见Joey的时候,是我们去Hillside 看望当时在我们监管体系内的孩子,也给孩子们带了零食,Joey家庭当时也跟我们签约了,但是还没有见过孩子,所以我们去学校之前也提前联系了他,就想先打个招呼,熟悉一下,也给他带了零食。

然后他就在约好的时间过来跟我们打招呼,主动问我们说,老师,是不是也有带给我的零食?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个孩子很主动,因为像有些孩子,我们去了之后可能还得再去找,但是Joey约好时间就会过来,也会主动的带我们另外一位顾问老师在学校里走走,所以我当时就感觉他在跟人沟通相处这块,真的是落落大方,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强

另外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在我们感恩节的戏剧营里边,因为孩子们刚从学校里边放假出来,大部分都在一个很放松的状态,所以第二天营地上课的时候,他可能因为前一天跟别的孩子玩,就起晚了,老师上课的时候没看到他,当时就给家长发信息了。Joey妈妈肯定也因为这个事情教育他了,所以第二天他就准时到了,然后也跟营地的老师去道歉了,其实当时在营地里比较放松,不去遵守纪律的孩子也不少,但是像这个孩子,他意识到这个事情,然后能反思道歉,我觉得家长教育的非常好。类似这样的细节其实在我们跟孩子协作的过程中很多,所以我们觉得家长在教育这个过程中,亲子关系的基础还是打造的比较好,所以孩子才能有这样的展示

添加顾问咨询

小助手二维码

关注丽格公众号 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关注丽格视频号 顶尖顾问专业讲解

视频号二维码

关注丽格小红书 留学干货全知道

小红书二维码

关注丽格抖音 波士顿Lily美国杂谈

抖音二维码